3月26日,受長江商學院朱睿教授邀請,丁立國董事長結合自己創業29年的經歷和感悟,通過線上與長江商學院學員分享了“商業向善”課程,回答了朱睿教授的互動提問,滿滿的干貨和詼諧而又坦誠的交流,受到在場學員的熱議。
1
我是個70后,但愛唱90后的歌
不知在座各位同學都是多大年齡,我是70后,但我的狀態是不是看著不像70后,別人說有點像80后90后,其實我平常放松的方式還真是唱90后的歌,保持一個年輕的狀態。我是唐山人,經歷過地震,并且我家鄉在震中心不遠的地方,我那時候只有六七歲。唐山人比較直率豁達、敢于冒險、珍惜生活。
唐山有很多做鋼鐵的,因為當地資源比較豐富,有鐵礦石,有煤炭,物流很發達,有山又有海,又靠近北京和天津,靠近市場,我認為這是唐山鋼鐵產業發展的一個基礎。
我高中輟學,工作一段時間后又自費在唐山礦業學院讀了個大專,這是河北的一所****鋼鐵院校,河北很多鋼鐵公司管理者從這個學校畢業。92年,我還沒有完全畢業,就只身去了深圳,那時候要入深圳比現在出國還難,要辦邊防證。當時深圳****的樓是國貿大廈,現在已經被淹沒在高樓之下了。當時深圳正處于大建設中,而前兩天我去深圳,現在依然還在建設,我以為這樣發達的一線城市沒有基建的需求了,其實依然還有巨大的基礎設施投資。
這30年我們趕上了這么好的時代,我相信整個鋼鐵工業未來還會有10年的黃金期,10年以后中國社會鋼的存有量可能遠遠超過美國,會達到200億噸鋼,現在廢鋼的淘汰率為2%,即4億噸廢鋼,會以短流程煉鋼為主,完全靠電來冶煉,能耗會減少70%?,F在中國90%還是長流程煉鋼,導致鋼鐵工業的能耗是碳排放****的行業之一,未來由于環保的壓力,碳排放的限制對任何一家企業都是涉及到生存的問題。
有人分析我這個人是一個不安分的人,但我又是一個“從命”的人。我周邊一堆“對手”,也有數萬人的團隊,但是每每重大決策還都靠自己來做。
2
第三次車禍躺了100多天,公司更名為德龍
我創業29年其實是從“失敗走向失敗”,為什么這么講?2008年金融危機**困難的時候,我帶團隊到延安,看到延安革命博物館有一個條幅特醒目,介紹我們偉大的黨“從勝利走向勝利”。我就跟團隊說要堅定信心,即使我們是從“失敗走向失敗”,但這證明你還有經驗、還有機會,一定要堅守。
我這個人面對困境、面對壓力自我調整的速度很快,一是因為睡眠能力很強,有很多人吃安眠藥才能入睡,而我在車上或飛機上,眼罩一戴就開始睡覺,躺在床上每天聽樊登的講書,可能一本完整書也沒記住,聽不過10分鐘就睡著了。二是后天不斷的經歷,不斷經歷失敗,不斷面對挫折,然后自我調整,我經歷過三次車禍,雖是20年前的事,但說起來每每都是陣痛。
第三次是2000年,對我影響比較大。車禍導致頸椎錯位骨折,很危險,好在出事的地方有家礦務局醫院,骨科很****,搶救很及時,如果當時搶救方式不得當的話,很可能癱瘓。那天是邢臺工廠高爐點火,為了趕回去,連夜行車,出車禍以后我和現在德龍集團的執行總裁,我們倆頸椎受傷,我躺了100多天,當時做了起不來的準備,也思考了很多生命的意義,于是決定把公司更名為德龍。
大家知道那個時候也有一家德隆——新疆德隆。那家公司很牛,我后來還見過創始人,跟他開玩笑說如果當時搞鋼鐵估計就倒不了,搞得太多、機會主義太多。那時候機會主義確實是容易獲取很多的財富,但現在是一個新時代,大家一定是****的,我經常講“守一不移、靜定專精”。過去那個時代是投機的,可以多樣化,但今天都是在各自的細分領域做好每一個產品,或者形成區域、行業的頭部企業,才可能走得更遠。
3
全國民營環保A類企業3家,我們占了2家
鋼鐵一是高耗能行業,我們所處的唐山、邢臺等地環保壓力很大。總書記提出“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”的環保理念,當時的市委書記認為鋼鐵產業不能在邢臺存續了,他說德龍是邢臺2000年招商引資來的,多年來為邢臺經濟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,今天拆掉也是為地方做貢獻。當時企業資產上百億,還有幾千人的就業,我對書記說能不能給機會我們嘗試進行深度改造,我認為尊嚴都是爭取來的,如果說窮盡辦法還是要拆也不后悔。拆,簡單粗暴,并不能解決問題。
對于做環保,我也不是先知先覺,但是全球看過來以后,找到了把高耗能降下來的方法,到現在還在持續改造,今年邢臺德龍要建鐵路專線,計劃投入12億元。除一次性環保項目投入以外,噸鋼環保運行費用近300元。
隨著不斷投入環保建設,我們的觀念從不知不覺轉變為自知自覺,現在已經成為行業的標桿,行業的領先者,或者說是行業的“攪局者”,有時候我開玩笑,說把大家逼著都往這條路上來,因為我們制定了一個環保標準,把工廠搞成全國****在生產鋼企4A級景區,今年春節假期在疫情防控的前提下,每天還要接待五六千人。
這是紅紅火火生產的鋼廠,不是像北京首鋼這樣搬遷后的工廠,也是全國環保A類企業中的****一家長流程民營鋼業。全國包括國有、民營幾百家鋼廠,國有企業占40%,民營企業占60%,一共有7家環保A類企業,其中有3家是民營企業,2家是電爐冶煉的短流程企業,1家長流程,這其中2家屬于我們德龍集團。
我們建設鐵路專用線,大力推進公轉鐵,幾年前我們已經率先使用LNG新能源車,現在正在和三一集團、徐工集團等研究探討使用電動重卡和氫能源卡車。鐵路運輸是**環保的,投入非常大,能夠建鐵路專用線的我們都建,不能建的就使用電動卡車、LNG卡車和氫能卡車。
我們現在做環保不只是完善項目,而是踐行環保理念,借用行業內很****的一位領導的話,就是“站到了道德制高點上做環?!?,好多事情看似是有危機,但重在怎么轉換,轉換來自于你對這件事情的認識。我當時跟管理干部講,反正早改晚改都得改,不如早改,早改可以贏得先機,而且要做到****,這對我們企業社會形象的樹立、品牌塑造都是有利的。
綠色發展已經成為整個集團發展戰略的重要方向。我們重整渤鋼系企業之后,****件事情就要完善環保建設,并致力于把天鐵、天鋼兩個企業打造成環保A類企業。混改以來,環保節能是我們重要的投資方向。
如今,無論是國有還是民營都在往前推動環保,這是大勢所趨。在大勢下如果不去改變,就只能被改變了。我們始終在路上,一直在探索新的環保技術、環保設備,不滿于現狀地改變觀念。但還要考慮企業的競爭力,環保是生存能力,是**有力的生存保障,同時企業還要賺錢。有些公司不賺錢講太多故事,做商業不盈利,我認為是不道德的。
4
每月必做兩件事:帶隊對標一次,與80后骨干集體交流一次
企業做到行業頭部企業,是對多年奮斗的一種獎勵,但還不代表你成功了,我現在還不能叫成功,還在奮斗的路上,我周圍的人都是成功的人,他們都還在努力。
我們是行業里民營企業用職業團隊用得****的公司之一。在座很多是創業者,也可能是創二代,我認為職業團隊非常關鍵,要把****的事情交給****的人來做,分工細致。大學教育就是這樣,有學煉鐵的、有學煉鋼的、有學軋鋼的、有學管理的、有學人事的,方方面面就是要把人員配備得很****。
對標是我們一直堅持的事情。一方面是行業間交流,我在行業協會上強調要相互學習,相互促進,因為每家都有自己所成。一方面是集團內部對標,內部輪崗是常態,高層三年、中層兩年輪崗,如果一個人在一個崗位時間太長,就會懈怠、會麻痹、會自我滿足,發現不了問題。我們的集團總裁也是兩年輪一次,這是學華為的管理方法,華為輪崗更為頻繁,我們結合自身實際確定的輪崗制度。我對自己也有定位,沒有像任總那樣大部分時間在公司,我是一半時間處理公司事務,另外一半時間陪伴家人和走到社會上去學習。
今天朱教授不邀請我分享課程的話,我會帶隊去秦皇島阿那亞地產項目學習,這是針對北京80后90后精神家園的地產項目,非常成功。我前段時間與阿那亞創始人在北京交流一次,他的兩句話讓我印象深刻:為審美付費,為服務付費。這次就是去學習如何為審美付費。
保持學習狀態,永不滿足,是****的工作狀態,也是保持一個企業激情,保持企業始終走在前列的促進劑。只要保持學習,追求****,把所有的問題解決在現場、吃干榨凈,相信市場會回饋我們的。
每月我必做兩件事:一是帶隊到****企業學習****,可能是鋼鐵行業,也可能是跨行業。二是每月從集團幾萬員工中找30名80后骨干交流****,了解、發現公司問題。
從職業團隊到管理的理念,還有很多管理方法,有時間歡迎各位同學走進德龍,走進新天鋼,可以請我們一線的廠長、車間主任或者公司經理、集團總裁這個層面講管理心得,他們講起來如數家珍,比我講的更好,因為我不干具體事,不****。
5
混改渤鋼,如果我60歲、55歲可能不敢
渤鋼混改后經過兩年的磨合,應該講是成功了,整個行業甚至擴大到整個經濟界都開始關注我們,**近國資委也到天津來調研混改經驗。
天津是開放**早的海濱城市之一,但是40年改革開放,尤其是近20年國有企業比重較高,天津知名的大民營企業少之又少。天津市委市政府對整個市場的判斷,對中央政策的理解執行非常到位,改革力度也很大,因為混改推動國企去改革,是冒著非常大的風險,有各種不同聲音。
經過三年的混改談判,460天的日日夜夜,終于在2019年1月16號正式簽約了,這個過程中有很多故事,有時間可以詳細地講一講。
重整后成立新天鋼集團,德龍控股近60%。當時所有債權人有1萬多家,幾乎包括天津市所有的金融機構,總負債3000億元,其中有息負債近2200億元,完全資不抵債,評估后大概1300多億元資產,非鋼700億元,鋼鐵板塊600多億元。在談判的過程中,我跟財務顧問說把非鋼的剝離,我來是煉鋼的,很專注,不是搞非鋼多元化發展的,這證明了我的決心。
在重整中,我拿了200億現金,160億給債權人, 40億留在企業作為流動資金,轉債留債一部分,轉股一部分,大概算下來企業的財務包袱減輕了很多,我們認為是可以接受的。我們接收了44000名員工,與行業對比,人均勞效還有一定差距,這也是壓力之一。
國內民企與國企混改的案例成功的不多,大家都很擔心我,支持我參與的人少之又少,甚至有的企業家朋友到家里找我,勸我太太說這個錢賺得不容易,要守住。我在決策的過程中也有搖擺,并不是一直堅定,在正式簽約前的三四個月,我去日本休假,想了一段時間,才堅定下來。我會一個季度左右階段性地放空一下自己,找個時間去休假幾天,認真思考風險,未來有多黑暗,還有多大光明。
鋼鐵是我們的主業,是我們會干的事情,這是確定的。不確定就是各級政府是否對我們支持?員工對我們是否接受?我們能不能頂住混改幾十年老國企帶來的四面八方的壓力?我當時壓力很大,睡眠也不好,小腿有一片皮膚變黑了,不知道什么原因,現在沒有了,我估計可能是壓力造成的免疫力下降。很神奇,就像在2008年金融危機的時候,我那個時候睡覺就不敢翻身,一翻身就渾身劇痛,可能都是因為壓力太大引起的身體狀況。
我給自己定位,說這是個機會,是人生巨大的機會。這一步走對了,我們就會成為行業頭部企業,如果不成功,我肯定也就破產了。目前,我是這個行業里年輕的老人兒,我把很多國有企業的前輩熬退了,好多民營企業的前輩也快退休了,我還在堅持奮斗。**后我說,參與渤鋼混改這件事如果不做,就不用在行業混了,需要瘋狂一把,這個時候需要自己內心的強大來堅持著,也好在我太太**后很支持我。
我媽媽當然很不理解了,現在每天早上能陪我媽媽吃個飯,中午晚上沒有時間。媽媽總勸我,說錢不少了,她說她還有1000萬,讓我不要總折騰了。上一代人并沒有理解我們的價值追求,人生只有一次,要追求實現一生的理想。但是媽媽永遠**關心兒子是否健康,是否快樂,她說我的孩子們都不會接我的班,老這么干很累,孩子們也說爸爸很累,但是我說老爸還沒成功,依然要奮斗,我就是堅守奮斗之路,混改這件事去搏了一把。
但是我想以后不會再這么搏了,真的是年齡不允許了,如果我60歲可能也不敢,55歲可能也不行,恰恰當時還不到50歲,人生再不搏沒機會了。
過去的兩年,我的工作時間不是我說的三分之一,而是比100%還要多。我們做成了所有人都不看好的事情,我們團隊竭盡全力,天道酬勤、上蒼眷顧。另外還有一帶一路印尼項目建設的壓力,這兩件事情帶給我的壓力很大。今天,我們建成了四個標桿:環保標桿、混改標桿、一帶一路標桿,還有一個就是黨建標桿,得到了中組部相關部門的肯定,將來我們還要打造智能制造標桿。
我認為成功**主要的因素還是員工,我剛才說壓力****是44000名員工的接受,今天99%的員工對混改認可了,成績也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。政府對我們是完全的肯定,去年年底我們分紅40億元,所有的債權人很高興,我本人壓力也釋然了,我的團隊信心滿滿。
我10年前跟團隊講集團規劃要達到3000萬噸鋼規模,大會小會吹,他們從來都不信,沒有一個人信,認為老板吹牛?,F在反而說老板咱們還要創業,要搞到1億噸鋼,我看這個沒問題,我說我干不動了,你們繼續干。現在之所以說這個,是說明信心來自于經歷,挑戰來自于內心是否堅強和對未來之路的判斷。
前兩天同亞布力論壇企業家去了一趟遵義會議會址,重走長征路,咱們跟著總書記學黨史。我們五個企業家,有陳東升、俞敏洪、張文中、馮侖。遵義會議給我的體會就是兩句話:選對的人,走對的路。一個是確立了毛主席的軍事領導地位,正因為四渡赤水的成功,帶著中國共產黨走到了延安,走向了勝利。
我們不唯理論,就像過去共產國際認為先包圍城市,但毛主席就是農村包圍城市。決策過程當中很多是可以理論化的,可以通過書本學習的,有些就是冥冥之中的。我自身很多重大決策也是憑感覺,但鋼鐵是我的****,這件事我干了29年,有信心。
6
未來好企業:事業向善
今年公司年會我提出4句話,叫“理想不改,創新不止,事業向善,惟有奮斗”。剛才跟各位分享的過程當中,都包含了這4句話的內容,這4句話是講給我的6萬名員工,更是講給我自己。
我認為在座的所有同學,還有今天仍在一線奮斗的商業人士,都應該感恩偉大的時代,沒有這么一個時代,我們不可能有實現理想、追求夢想的機會。要感恩黨和****,40年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,還有這次強有力的疫情防控,都充分證明了黨的執政能力、執政體系在全球是****競爭力的,沒有黨和****就沒有我們的今天,所以我們一定要考慮如何來報效祖國、回饋社會。
我認為做好企業,要多賺錢、多交稅、多安排就業,同時要靠向善的理念,在行業中,做到技術創新、環保領先、員工幸福,讓政府、讓員工、讓供應商、讓合作伙伴、讓家人感受到在奮斗當中是快樂的,我認為這就是向善。
現場互動環節
現場學員:我是來自制造業,今年年初原材料要素上漲太厲害,鋼材上漲40%左右,我想請教一下影響這些大宗物料上漲的因素?您認為什么時候鋼材、鋁材這些大宗生產資料要素價格會回落?是會回落還是持續高位?
丁立國:因為疫情,各個****要提振信心,提振信心****的方式就是投資,沒有錢就得放水,放水的貨幣多了,美元多了,人民幣也多了,全球大宗物資全部上漲,這是投資帶來的需求。
原料的上漲本質來自于需求,除了去產能調結構,現在是需求側改革。計劃經濟是供給決定需求,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一定是需求決定供給,所以鋁價上漲的原因是下游客戶需求,導致原料漲價。
去年一季度鋼材3000元/噸,現在漲到5000元/噸,去年一季度很慘淡,但其余三個季度都很好,今年一季度也很好。鋼鐵行情還要取決于鐵礦石,現在中國政府的應對,一是放開并加大廢鋼進口力度,二是加快國產礦的開采,以及行業限產。我估計下一步廢鋁也要進口,增加鋁原料。我與山東魏橋張波是好朋友,他去年日子也挺好過,如果原料產業夠集中,價格可能降不下來。我認為要考慮如何做大做強,考慮集中度和限產對價格的影響。
唐山鋼鐵行業限產30%,**近鐵礦石降價,焦炭已經降了6、7輪了,還要降。我認為不要過度關心什么時候價格回落,而是要考慮應對上漲和回落的策略,這個很關鍵。
現場學員:如何讓高管到一個普通員工,能跟公司的愿景、使命、價值觀能保持一致,理解和實際行動?
丁立國:不一致的人請他出去,請他去他喜歡的地方。我認為沒有對錯,只有是非,我們清楚知道不是****的公司,世界上有很多好公司。跟我們不一致的人不見得就不正確,不見得這個人不****,我們要包容。愿意和我們保持創業激情的員工、中層、高管,我們要讓他有幸福感。你跟我走,只要是真心付出,就一定會實現你的理想,為個人、為家庭、為未來、為贏得尊嚴。
職業團隊講求“手心一念、安住其心”,在一個地方踏踏實實。到遵義會議會址去看一看,當年站崗的堅持到55年,戰士成為少將、成為中將。我經常拿從公司離開的****的人或者不太****的人開玩笑,我說本來49年快解放了,卻投降了,叛變了,卸甲歸田了,本來你要封官拜相了,不堅持夢想,自我滿足,對不起,只能結束。
要找到或者給大家提供這樣的平臺,首先要從自己做起,你自己都不想去做,別人更不可能跟隨。不要寄希望去改變任何人,我上學的時候也是想改變誰,改變世界,后來發現誰也改變不了,自己都改變不了自己,但是要找到自己是誰,一直堅持走下去,讓更多喜歡你的人跟你走得更遠。
現場學員:您經歷了三次車禍,您說到信心來自于經歷,挑戰來自于內心是否堅強。您很詼諧、很風趣、很率真、很隨性,能感受到這是一個內心特別寬容、很從容、很淡定的人才能表現出來的,那么如何才能保持強大的內心呢?
丁立國:謝謝表揚,從來都沒有被女生這么表揚過,我太太經常批評我。人各有命,我們不信命的方式,就是靠堅持奮斗,所謂信命的方式,命里注定的東西你要堅持,我經歷這么多可能也是命里注定。
現在還在一線堅持創業的這些50后、60后、70后,他們本來可以安享生活或者安度晚年,他們骨子里肯定有理想、有夢想。很多人問我說你的理想是什么?很多人說你是商人,理想可能是多賺錢吧?多賺錢不是我的理想,我的理想是“多煉鋼,煉好鋼”,我們鋼材煉的還不夠多,不夠好,還不足以讓美國人、歐洲人、日本人在我們面前汗顏。所以說經歷這些,可能我的故事**精彩還在后邊。
我把過去所有的喜樂和困難,或者所有人認為過不去的坎,都過去了,不然我真睡不著覺。我有太多故事,我喜歡唱的歌都是悲情的,很多人問我太太怎么他唱的很傷感,我太太說:他受傷太多。我一路傷痛,一路堅持,這是我的命,同時我也很喜歡這個狀態,人生應該是多彩的,不要太在意得失。我認為人生就是深夜療傷,清晨趕路,人生多彩,皆為快樂。